【橙新聞】畢贛《狂野時代》戛納折桂 華語片再獲國際突破
第78屆戛納電影節28日凌晨落下帷幕,中國導演畢贛憑藉科幻片《狂野時代》斬獲特別獎。這部由易烊千璽與舒淇主演的作品,成為本屆主競賽單元唯一入圍的華語電影,也是繼2019年《南方車站的聚會》後再度入圍該單元的亞洲製作。
電影節官網顯示,《狂野時代》製作預算達2.3億人民幣,採用虛擬製片技術構建70%的場景。其核心劇情設定在「無夢世代」,探討意識上傳與虛擬記憶的倫理困境,該題材被影評人視為對AI時代的人文反思。
伊朗導演穆罕默德·拉索羅夫憑《普通事故》摘得金棕櫚獎,這是他繼2020年《無邪》後再度登頂。值得關注的是,本屆評審團主席格蕾塔·葛韋格在閉幕式特別提及:「科幻類型正在成為東西方對話的新載體。」
行業數據顯示,華語片近十年在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入圍率維持在6%左右。某歐洲選片人向本報分析,畢贛此次獲獎標誌著「中國新銳導演已形成獨特的美學體系」,其非線性敘事手法與王家衛早期作品形成代際呼應。
市場側傳來積極信號,據《狂野時代》製片方透露,影片國際版權預售已覆蓋35個國家地區。國內發行計劃顯示,該片擬於2024年聖誕檔上映,或與張藝謀新作《堅如磐石》形成類型差異化競爭。
值得玩味的是,評審團獎出現罕見「雙黃蛋」局面。西班牙導演阿爾伯特·塞拉與德國女導演安姬拉·夏娜萊克共享殊榮,這種安排被業界解讀為平衡藝術探索與社會議題的折中選擇。